
休息了幾天,讓自己慢慢在這學期新的生活節奏中穩定下來,那就繼續來寫內觀小故事吧。
今天想來寫觀察呼吸,一個看似簡單卻讓我用力撞牆的基本功。
十日課程其實是從第0天開始的。正式課程的前一天傍晚就須完成報到手續,當晚就有第一堂課在靜修堂內進行,而內觀的基本功——觀息法(Anapana)就是第0-2天的功課。
觀息法(Anapana)說起來很簡單,就只是如實地觀察自己的呼吸。透過將注意力放在整個鼻子內外及嘴唇以上的這個範圍(隨後會縮小觀察範圍到鼻孔以下上嘴唇以上這個小區域),保持覺知地觀察進出鼻孔的每一個氣息。
我自己的經驗是,「觀察」呼吸本身還沒那麼困難,但「如實地」觀察竟然這麼難,這點倒是令我意外。剛開始練習觀息法時,我便發現一旦我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我的呼吸就會不自覺地變重、變長或開始刻意數息,但在內觀時並不強調改變原來的呼吸方式,反而是要留意自己此時此刻最自然實在的呼吸。有時是快的、有時是慢的、有時是深的、有時是淺的,但無論是哪一種樣子,要觀察的就只有現在這個樣子,並不刻意改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如實地觀察」這件事情,做起來比理解起來還要困難多了。
確實有不同的修行方式會以調息的方式進行,事實上我過去所接觸的大部分方法或多或少都會刻意改變呼吸以達到身心的緩和(或以科學的方式說就是啟動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我想這些過去經驗也是令我大大撞牆的原因之一。
身體會記得每一個經驗,要放下內在既有對世界或對自身的一切理解、認識甚至身體經驗感受,絕對不是簡單的事,而第0-2天長時間反覆練習最基本的觀息法著實讓我無比焦躁與挫折。第二天傍晚我真的很有放棄的衝動,還躲到大樹下偷偷掉淚想著「我為什麼要來這裡?」,我在想要是事前沒有很認真地簽下遵守課程規範的同意書(內容包括完整參與所有課程),我真的會包袱款款逃回家,逃回溫暖的舒適圈。
就這樣一直練習這個如同扎馬步的基本功,某天我經驗到一個很有趣的片刻,然後發現原來觀察呼吸可以到這樣細微。
已忘記是第幾天,在某一次的靜坐時間,當外面飄來咖啡香(對啊到底為什麼會提供咖啡我到現在還在困惑XD)竄進鼻腔時,霎時我感覺自己鼻腔內的絨毛軟軟地放倒下來,緊接著一股放鬆愉悅感襲來,下個瞬間我就發現自己的心跳加快。這大概是一兩秒鐘內發生的事吧。老天,不過是聞到咖啡香,就會激起細微但又巨大的身體感受,這真的要非常非常專注才會知覺得到耶!
這個須臾片刻讓我覺得觀察呼吸很有趣,不過大多時候重複又枯燥的觀息還是讓我很煩躁啦顆顆。但就像我自己經驗的,身體會記得這一切,所以越到後來,可以如實地觀察呼吸、敏感覺知到身體各處感受的時間就越長,課程結束後回到日常生活中,相較以前也越能與自己的身體同在。身體其實承載流通著比想像中還要多的東西,無時無刻都在接收或釋放各種訊息,如果沒有以自己的肉身經驗過這一切,即使理解書中文字的意思,卻也難體會箇中意義。
我不敢說自己是修行內觀之人(畢竟從回來到現在我只嘗試打坐兩次而已XD),但還是感謝這一切,讓我有機會留下很難得、很有趣、很難言喻的身體經驗。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