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靜不下來的時候,抽張牌卡進行一場內在對話,是我經常會做的自我照顧

日子走到年底,有些陪伴關係因為合作單位的方案或年度經費切割而必須暫時結束,至於明年還能不能繼續維持跟孩子的關係,目前仍是未知。

沒有人能確定明年的方案究竟會核定多少經費,而有限的方案經費又會如何分配運用到不同的孩子與家庭身上,有時也牽涉到個案本身的狀態適用哪一個方案的資源,總之實務上的情況是很複雜多變的,也因此在年度交接的這段時間為我的工作帶來各種不確定性

這種不確定性總讓我感到煩躁焦慮,明明理智上清楚知道有些外在條件或限制不是我可以掌控的,但也沒辦法真的完全放下雜亂的思緒,直接影響我與孩子結束關係的歷程。

我的困難與焦慮,孩子一定能感受到,這樣的我是不是也連帶使得孩子很難好好跟我說再見呢?——當我這樣想的時候,那種「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的情緒感受就又湧上來了。

我很清楚已經發生的就已經發生了,此刻我能做的就只有接納自己,無論自覺是好的壞的,同時也願意相信自己已經做到當下可以做到最好的了,不再繼續用各種自我懷疑的內在對話消磨自己。

如果能與孩子及其家庭維持一段長時間且密切互動的陪伴關係,那對這個家庭的創傷療癒而言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但如果只能片段式的陪伴,那也不代表這樣的關係就沒有意義,我一定要相信每一次的同在都是有意義的,一定是的!

還有,不是什麼都非要由我來完成,如果系統裡有更適合建立長期陪伴關係的資源,那就是我該放手的時候了,有些執念真的是我自己的,不要害怕去看見它。

好好照顧自己,繼續接下來的工作行程吧❤️

探索更多來自 諮蔚·滋蔚 親子共學遊戲陪伴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